《格萨(斯)尔》《玛纳斯》和《江格尔》是中国三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分别源自藏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悠久传说,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这三部伟大史诗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艺术瑰宝。
2023.02.16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022.12.30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策划推出《聚焦两会·国家文化公园》专题访谈,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从规划设计、文化内涵、非遗保护、文旅融合、人口资源等多层面多角度,共同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言献策。本期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
2023.05.18建筑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在信仰、观念、审美、社会现状、生产组织的共同作用下诞生和成长,为人类提供了居住、劳动、工作所需的空间。不同的建筑成为不同国家、地区、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本期名家]推荐艺术家韩子勇,一位深谙中华文明核心内涵的学者和诗人,在《行走、观想与表达(三)》中,我们跟随他的文字行走于苍茫辽阔的大地之间,感受宇宙的星罗棋布,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2022.08.08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馆将在6月10日推出系列活动,旨在呼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守护共有精神家园。
2023.06.08一双灵巧的手,兼顾“造化之美”与“创造之妙”;一双有温度的手,让物性与心性相得益彰;一双粗糙的手,见证了艺人的执着与坚守。让我们在手工创作中,陶冶人格与情操,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2023.06.08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特别提到要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基于此,“十四五”期间,各省、市、自治区开启了火热的非遗馆建设,区县一级非遗馆及民间各种形式的非遗展示馆也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号召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富有地方、民族、行业特色的非遗馆,改建或新建传承体验中心,形成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2022年2月,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落成开馆。与此相应,观看非遗展演、参与非遗体验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非遗展馆也成为了解一个地区民族文化传统最有效的文化空间。探索有效的展示、阐释和传播方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核心目标。
2023.06.08藏戏,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600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5月30日至6月4日,为更好展现国家级博物馆的使命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京成功举办“遇见非遗”社教活动第四期:戏舞雪域——藏戏系列活动。
2023.06.08近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陶写天真——陶瓷艺术活动”,上午和下午分别举行了座谈会和绘瓷艺术雅集。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杨舟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魏大威、盛永波、杨斌、王辉,景德镇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张春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何鸿佳,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何炳钦,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少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中国国家画院画家袁学军等在座谈会上发言,交流了艺术陶瓷创作、传播、研究的认识和体会。
2023.06.08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带着这样的深邃思考,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6.0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6.05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博物馆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2023.05.30古之陶唐,今朝平遥,历经两千八百多年历史,开创了中国以整座古城列入“世遗”的先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不仅留存着大量文物古迹,也传承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以“非遗双宝”著称:掌心里的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舌尖上的非遗——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10个省级特色专业镇中,推光漆器、平遥牛肉双双入选。
2023.05.305月27日下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尊工尚艺”——马硕山绘瓷艺术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六层成功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马硕山绘瓷作品42件(套),展期至6月27日。
2023.05.30藏戏,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戏,藏族传统戏剧系统的汉语通称,在藏族民众的生活中既具有宗教意涵的仪式功能,同时具有寓教于乐的社会文化功能。
2023.05.30“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5月21日中国农历小满节气,由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永兴东润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夏·非遗华夏秀[小满到秋分]”亲子时装秀活动在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2023.05.305月的博物馆生机勃勃。地处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人头攒动,参观者络绎不绝。正在这里展出的“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瑰宝如云。
2023.05.19